close

 

_MG_3370

 

清末于碩作象牙微雕山水詩文方印,長度:47mm,寬度:37mm,厚度:17mm,重量:50g。

 


_MG_3363

 

微雕又稱為毫芒雕,據考證,微雕的歷史可追朔至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陝西省的岐山縣曾出土一批西周甲骨文,契刻的字體小如芥籽,筆畫細若秋毫,其中一片卜甲的面積甚至不到三公分,上頭卻刻著細如髮絲的甲骨文字三十多個,而刻字的部分更僅有一點多公分,這便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微雕作品。
 

 

_MG_3382

 

傳世的微雕珍品中,材質皆以軟硬適中的象牙為主。微雕之美在於其精細清雅,勻稱而脫俗,利用鋼針尖端處,勾勒出中國文字的一點一劃、一勒一努之美。除了眼力與手藝外,對匠師的心智和毅力皆是一大考驗,甚至呼吸和心跳都需經過特殊訓練,方能有所成就。在如此嚴苛的條件限制下,尤其是在工具未發達的年代,微雕師傅一生能創造出的作品極其有限,且大多皆因眼疾而封刀,可謂是一門將生命貢獻於藝術的深厚技法。

 

_MG_3403

 

于碩,又名于歗軒,或作歗仙(歗僊),近代微雕大師,同治十二年生於江蘇江都,工書畫,兼善篆刻,史書稱其所刻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工。徐珂的《清稗類鈔》中記載:「光緒初,江都于歗軒,目光精炯過人,方寸之中,能刻萬字;至闊扇骨,可刻三十行,其最小字,以大十餘倍顯微鏡照之,猶不能見。」 

 

_MG_3401

 

對於于碩的微雕神技,在《印林清話》中也有類似記述:「江都于歗軒碩,久客京師,善刻牙章,尤精邊欵,方寸之地,能刻數百字,臨蘇則蘇,臨趙則趙,赤壁前後賦,蘭亭十三跋,皆能為之,殆神技也。又能刻山水,盈吋之小,羣山萬壑,隨手而就,前無古人。」以恰如其分的力道,雕刻出山水林木亭台樓閣的部局深淺,方寸之間,勾勒出雄健渾厚的詩文筆觸,于碩微雕的神乎奇技,納須彌於芥子,在此款象牙方章上表露無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art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