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MG_2191.jpg


明代龍紋桃形帶板(清改帶鉤),長:62mm,寬:50mm,厚度:18mm,重量:75g。
 

 

_MG_2195.jpg


   
玉帶的形狀分:方形、拱形、長方形、桃形等數種。主要由帶銙和鉈尾兩部分組成,鑲釘在帶末端一邊圓弧三邊直線即圓首矩形的帶板稱為鉈尾,鑲釘在帶身中間位置的方形或長方形或桃形或其他形狀的帶板稱為帶銙。


 

_MG_2208.jpg



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三年,皇帝下旨,將宮內遺存的一百四十五塊明代部分素面玉帶板改製成佩玉。

 

_MG_2204.jpg

    
 

據記載,乾隆皇帝珍藏一組十分精美的玉帶板,一套二十件,以紫檀木盒收納,紫檀木匣蓋上有隸書填金題詩:『相帶峚山質,琢而更藉鐫。何時出土上,誰氏佩身邊。比德剛柔協,論材環佩連。幾陳資睇玩,匣衍引吟詮。昔有餘堪憶,今無用弆捐。莫教成有用,惕以萬斯年。乾隆己酉御題』。



_MG_2224.jpg


    
此件明代桃形帶板最為特殊之處,是後代的玉工師傅,在其外圍又以一件桃形帶鉤鑲嵌,作為獨立使用,雖為改件,但趣味橫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art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