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和闐白玉虎形佩件,長:38mm,寬:20mm,厚:10mm,重量:34g。
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權力和力量的象徵,十二生肖中,虎排行第三,被視為萬獸之王,事實上,中國字中的王字,便是由虎的前額花紋轉化而來。
唐代的藥王孫思邈,醫術十分高超,一日,他上山採藥時,忽有一頭猛虎朝他奔來,速度之快,讓他無處可躲,猛虎奔至孫思邈面前便止住不動,趴在地上張著口發出哀嚎聲音,孫思邈仔細一看,原來,猛虎的口中卡著一支尖銳的獸骨。
孫思邈見狀,便將肩上扁擔的銅環拔下,卡住猛虎的嘴,避免為其療傷時,猛虎會因痛不慎咬傷自己。一陣功夫後,孫思邈終於將猛虎口中的獸骨拔除,此後,所有上山採藥的醫生都會帶著一個銅環改制的手搖鈴,據說只要身上有此玲,便不會受到猛虎的侵擾。聽聞此事,唐太宗下令工匠製造虎頭環,用於門把或各種箱具之上,用來避邪納福,永保安康。
這是一件年代相當好的圓雕類掛飾,玉質偏灰,表面帶些許芝麻點。整體的雕工粗中有細,手感圓潤細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