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MG_6204

 

瓜瓞綿綿琥珀鼻煙壺,長度:70mm,寬度:36mm,厚度:30mm,重量:50g。
 

 

_MG_6217

 

鼻煙的歷史起源於美洲大陸,是印地安人的特殊習俗,後由哥倫布帶回歐洲,於十七世紀最為興盛流行,而中國人抽鼻煙的歷史,可以推至明朝隆慶年間,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貢給皇帝作為供品,當時被稱之為「士那乎」,一直到雍正年間,才將其正名為「鼻煙」,由於是從宮中開始流行的產品,鼻煙的價格十分昂貴,也因如此,工匠們才會創作出許多不同材質工藝的鼻煙壺,用來珍藏鼻煙。瓜瓞綿綿為傳統吉祥圖案之一,出自於《詩經‧大雅》中的綿篇:「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是指小瓜,沮和漆都是水名,意謂周朝的祖先,像瓜瓞的歲歲相繼一樣,歷傳到太王才奠定了王業的基礎,爾後被用來祝頌子孫昌盛之意。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中有云:「畫野離疆,爰封眾子。夏殷即襲,宗周祭祀,綿綿瓜瓞,六國互峙。」由於「瓞」與「蝶」同音,瓜的果實內多籽,民間便常以蝴蝶和瓜的圖像,搭配上藤蔓或花卉,組成「瓜瓞綿綿」的圖騰紋樣,寓意子孫昌盛,事業興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art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